内卷时代的西语考研,我用三个月逆袭川外...

板鸭考研狗02

撰稿人:Benjamin


经历了漫长等待的煎熬,近日研究生成绩尘埃落地了。


我上岸啦!!!重庆我来了!


今天在这里,给所有有意愿或者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也把喜气分享给大家!


第一!千万不要看轻自己,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

我决定考研是在去年的十月份,我也想问自己:“你怎么敢呢?”


其实去年我的想法原本是申研出国读书,也的确申请到了我挺喜欢的庞贝法布拉的专业,但是因为当时疫情还没有完全稳定,父母都比较担心,最终选择了放弃,扔掉了OFFER,还白赔了8000RMB注册费。

好像是去年8月份,放弃申研后,第一时间我选择找工作,过渡一到两年再深造。


找到了一份高中西语教育的工作,但是种种原因,工作也泡汤了。几番折腾,我真的筋疲力尽加心累,经历了人生最迷茫的一段时间。

就这样恍惚了一个多月,某一天突然看到考研正在报名,和爸妈一商议,工作也不找了!淦!考研去!(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决定会让我之后过上一段多么艰苦的时光)。


择校择专业只用了一个小时,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又傻又天真。一般考研的周期都在8个月以上,我是真的集天和地利人和的个例,但是这也说明,只要你敢想敢做付出努力,真的一切都有可能。


随后的三个月,我租了共享自习室的一个座位,因为我觉得学习的气氛很重要,我可以不报班不上课,但是一定不能在家里。


现在想想,那段时间真的是充实到撑死,还好在自习室认识了很多朋友,学习之余我们互相交流,互相打气。每天自己闷着头学习真的要不得,人类是社会动物,适当的娱乐和社交非常重要。

(这就是陪我度过奋斗时光的小座位)


可能你好奇三个月到底我是怎么准备的。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三个词:


有针对性,有基础,有舍弃


我报考的是西班牙语笔译专业(它和语言文化有很大区别,有机会再另外和大家分享)


考察的科目是政治,翻译西班牙语,西语翻译和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在准备考试的初期,我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一、政治我肯定完全抓瞎。

理科生大三还出国一年,几乎空白,而且政治已经没有时间准备了。我只看了某机构的强化课程,然后把希望寄托给肖秀荣爷爷,今年肖爷爷大发神威,让考试前一天晚上还在背肖四的我考了70+。


所以政治这一门,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对应的看看网课做做题,最后12月份把肖四背过!!!一定要背过!

二、翻译硕士西班牙语


这一门很玄,由于是自命题,每个学校的题型都不一样,我对这一门的复习就是针对性“放弃”。


由于同时还在准备专八,除了背背单词之外,基本属于依靠自己之前的基础。完全不建议大家这样做,事实证明这一科是最难的,不过相对的分数差距也都不大。


三、西班牙语翻译基础


对于这一门的备考,我是选择集中注意力训练政治类的翻译,例如政府工作报告和人民网西语版。


事实证明在正式考试里,政治类的可能几乎约定俗成作为翻译一道答题。


重要提示,一定要积累国际组织缩写,前俩个题都是翻译词汇,其中有大量的政府或国际组织的缩写。


此外还考到了一些文学作品,但分数占比不高,因为时间问题我是完全没有看文学知识的。当然西语翻译的两本圣经,《西汉翻译教程》《新编汉西翻译教程》必须好好掌握。


四、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这一门是我觉得最难的一门,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和它死磕。


在选专业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西语笔译居然会考语文知识。报完名之后,看到专业的参考书,我一脸懵逼,《汉语通识教程》《中国文化概略》……这都是什么??买回来之后,花一个月时间看完,然后才知道其实应该研究的并不是这两本书。


考研有个领路人真的很重要!让你少走好多弯路。最后参考了其它学校像上外天外学长学姐的经验,换了参考书。


其实当时时间已经完全来不及了,我选择从淘宝购买一些像下面这张图片的一些编辑的笔记和真题汇总。


一方面有时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练习题,积累经验。


总而言之,我的备考是仓促的,但是可能依靠自己之前打下的基础和好的发挥,还是幸运的上岸了。


其实在备考过程中,和很多人聊起来,我总是说“我就是试试看,基本没希望,等明年疫情过去再申研了。”其实内心里,咬牙切齿,想拼一次证明自己。


希望我的亲身经历可以告诉大家,考研很难,但并不是想像的那么难,最难的只是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