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jour~ 大家好呀~上一期我们学习了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主要作家
本期我们将继续学习19世纪的文学流派,十九世纪对于法国文学来说,是从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和浪漫主义(Le Romantisme)向“现代性”(La modernité)转折的历史关键时刻;而处于初生状态的“现代性”,在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中,从一开始便显示出它那生气勃勃、同时充满矛盾的“不确定性”的品格特征。不同风格和气韵的文学同时并存和交错,使当时的法国文坛成为灿烂绚丽的自由创作园地;文学大师辈出,天才巨星云集。19世纪法国的主要文学流派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本期我们将首先介绍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
背景介绍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制度,在文艺上反对古典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表现出鲜明的革新精神和政治色彩。1801年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问世,震动了法国文学界,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小说以异域风光作为背景,写一对宗教信仰不同的异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早在18世纪末,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发表小说《保尔和薇吉妮》,也是以海外风光为背景,描写一对少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曾经引起文学界和读者的热烈欢迎。从圣皮埃尔到夏多布里昂,法国浪漫主义己从孕育达到成熟的阶段。
流派特点
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对立,浪漫主义力主表现个性与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
浪漫主义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
这些特点都使浪漫主义文学有了与西方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面貌。
主题
代表作家
Madame de Staël
斯塔尔夫人(1766-1871)
斯塔尔夫人,法国评论家和小说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前驱。父亲是银行家,路易十六朝的财政大臣。少女时代即以才智见称,受到文学界人士的赞誉。
1786年,她与瑞典驻法国大使斯塔尔·侯赛因男爵结婚,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时,雅各宾党当政时,她逃至日内瓦。拿破仑执政时,不许她留居巴黎,她前往欧洲各国游历。1802年男爵去世。在流放期间,她四处旅行,并以瑞士各地的旅馆为家。1814年拿破仑倒台之后,她才得以返回巴黎。重新建立文学沙龙,接待文坛名流。在她所处的时代,她那与人交谈时富有个人魅力的激情语言与她的作品一样广为流传,并且她的很多朋友都在欧洲文学界和政界声名显赫。
其主要作品有《论卢梭的性格与作品》(Lettres sur les ouvrages et le caractère de Jean-Jacques Rousseau ),赞扬卢梭思想;小说《黛尔菲娜》(Delphine) 和《柯丽娜》(Corinne),描写妇女渴求从家庭生活中获得解放,揭露贵族的专横阴险;《论德意志》(De l'Allemagne)探讨德国文学的人文环境,其中对于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机制的分析,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一定影响。
Chateaubriand
夏多布里昂 (1768—1848)
夏多布里昂,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是法国十八至十九世纪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出生于法国布列塔尼伊勒-维莱讷省的圣马洛市,拿破仑时期曾任驻罗马使馆秘书,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为贵族院议员,先后担任驻瑞典和德国的外交官,及驻英国大使,并于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
夏多布里昂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对大自然的描写和对自身情感的抒发成为了一代浪漫主义作家的榜样。他首创的“情感浪潮”的写作方法成为了浪漫主义作家常用的滥觞。他的思想和政治行动多有矛盾,一方面推崇王政主义,一方面又崇尚自由,就连他自己也感到困惑。
其代表作有小说《阿拉达》(Atala)、《勒内》(René),长篇自传《墓畔回忆录》(Mémoires d’outre-tombe)等。
Lamartine
拉马丁(1790—1869)
拉马丁是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作家,政治家。他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前驱和巨擘。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音韵优美。
1790年10月21日,拉马丁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在宁静的乡村度过幼年。他喜爱《圣经》和夏多布里昂等人的浪漫主义作品。
1816年秋,拉马丁在法国东南都温泉小镇艾克斯莱班疗养,认识了一位老科学家的年轻妻子查理夫人(Julie Charles),两人相恋。1817年Julie原约去法国萨伏依省(Savoie)的布尔热湖(Bourget)与诗人相会,但她病倒了,不得不留在巴黎,几个月后就死了,诗人没有能再见到她。她的病故给他带来懊丧的回忆,写下了许多悲叹爱情、时光、生命消逝的诗篇,后结集为《沉思集》(Les Méditations),这部诗集(诗人的第一部诗集,也是最出色的诗作)1820年发表后获得上流社会的热烈欢迎而一举成名。在诗中,诗人歌颂爱情、死亡、自然和上帝,认为人生是失落和痛苦的根源,把希望寄托在已经消逝的事物和天堂的幻想上,或者向大自然寻求慰藉。《沉思集》重新打开了法国抒情诗的源泉,为浪漫主义诗歌开辟了新天地,被认为是划时代作品。
他的诗歌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着重抒发内心的感受,语言朴素,一扫三百多年来笼罩在法国文坛的理性至上、压抑自我的沉闷空气,对十九世纪初的法国文坛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催生了雨果(Hugo)、乔治桑(George Sand)等一代浪漫派大师。他的一些名篇如《湖》(Le lac)在法国至今仍然妇孺能诵。
Victor Hugo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维克多·雨果,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他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5年,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5月22日,维克多·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法国人民为雨果举行国葬,雨果的遗体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
雨果的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九三年》(Quatrevingt-treize)和《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剧本《克伦威尔》(Cromwell),诗集《秋叶集》(Les Feuilles d'automne)《惩罚集》(Les Châtiments)等。
Musset
缪塞(1810-1857)
缪塞,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从小热爱文学,14岁开始写诗,183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故事》,震动了法国诗坛。1852年,缪塞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缪塞的诗歌真切动人,他的戏剧和小说尽管反映社会生活不够全面,但是抒发个人情感,真实刻画了法国某些阶层的生活及心态,颇具时代色彩。特别是他描写的“世纪病”在今天看来,还可以感觉到当时某些人物的精神面貌,他们的彷徨与苦闷。
主要作品有“四夜组诗”(Les Nuits),即《五月之夜》(la Nuit de Mai)、《十二月之夜》(la Nuit de décembre)、《八月之夜》(la Nuit d'août)和《十月之夜》(la Nuit d'octobre),《一个世纪儿的忏悔》(La Confession d'un enfant du siècle )等。
George Sand
乔治·桑(1804-1876)
乔治·桑,原名阿曼蒂娜-露西-奥萝尔·杜班(Amantine-Lucile-Aurore Dupin),是19世纪法国女小说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报纸撰稿人。
她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在法国诺昂乡村长大。父亲是第一帝国拿破仑时代的一个军官。由于父亲早逝,而母亲曾有沦落风尘的经历,所以她从小由祖母抚养,祖母为了把她培养成一个淑女,费尽苦心,而乔治·桑没有令祖母失望,小小年纪便已露出卓尔不群的才华。
乔治桑的爱情生活、男性着装和1829年开始使用的男性化的笔名在当时引起很多争议。1831年初,她带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定居巴黎,很快就成为巴黎文化界的红人,身边经常围绕着许多追随者,她开始了蔑视传统、崇尚自由的新生活。抽雪茄、饮烈酒、骑骏马、穿长裤,一身男性打扮的她终日周旋于众多的追随者之间。即使乔治·桑这个男性化的笔名,也来源于她的一个年轻情人。当有人批评这个矮小、放荡的女人不该同时有四个情人时,这个不受世俗陈规束缚的女人竟然回答说,一个像她这样感情丰富的女性,同时有四个情人并不算多。她曾借自己的作品公开宣称:“婚姻迟早会被废除。一种更人道的关系将代替婚姻关系来繁衍后代。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既可生儿育女,又不互相束缚对方的自由。”
雨果曾称颂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一生写了244部作品,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其代表作有《安蒂亚娜》(lndiana)、《魔沼》(La mare au diable)等。
以上就是对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总结啦!下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总结19世纪的其他文学流派,期待再次见面~